一、专利
1、实用新型专利“家禽体重测控装置”(ZL200420027176.8)
2、发明专利“禽霍乱微胶囊疫苗的制备万法”(ZL200710022793.7)
3、发明专利“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(ZL200710022792.2)
二、品种培育
1、“苏禽黄鸡2号配套系”[国家级新品种(农09新品种证字第30号)]
2、“邵伯鸡配套系”[国家级新品种(农09新品种证字第12号)]
3、“维扬麻鸡配套系”[省级新品种(苏04新品种证字第2号)]
4、“苏禽青壳蛋鸡配套系”[省级新品种(苏06新品种证字第2号)]
5、“苏禽黄鸡(I、II)型配套系”[省级新品种(苏0I新品种证字第2号)]
三、科技奖励
1、“中国家禽业信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”获2010年度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单位)
2、“隐性白羽鸡种质特性研究及其产业化”获2009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(第一完成单位)
3、“扬州鹅培育与推广”获2009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(第六完成单位)
4、“江西家禽品种保护、评价及开发利用”获2009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第二完成单位)
5、“江苏省黄羽肉鸡高效规模化产业体系建立与应用”获2008年度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(第二完成单位)
6、“青壳蛋鸡品系选育及蛋的营养功效的研究”获2008年度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单位)
7、“中国地方家禽资源调查、评价、利用及珍稀、濒危品种抡救”获2007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
8、“优质矮小型肉鸡新品系选育及利用”获2007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
9、“中国地方禽种资源调查、濒危鸡种抢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”获200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
10、“苏禽黄鸡高效生产技术的集成与转化”获2006年度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(第一成单位)
11、“黄羽肉鸡选育及高效技术集成推广”获200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(第一完成单位)
12、“优质矮小型黄鸡品系选育及利用的研究”获2005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,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
13、“我国地方鸡种基因库建立和资源利用”获2004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,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
14、“苏禽黄鸡配套系的研究”获2001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15、“鹅球虫病的病原生物学及其防治技术研究”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
16、“鸭疫里氏杆菌病防制方法的研究”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